心云驛站
标题:
【心灵随笔】又到新茶上市时
[打印本页]
作者:
慧心
时间:
2013-4-7 01:44
标题:
【心灵随笔】又到新茶上市时
又到新茶上市时
文 · 慧心
[attach]2969[/attach]
我房间的书柜里放摆放着两包茶叶,一包是雀舌差,另一包还是雀舌茶。
其实,我是不喝茶的,这茶是买来送给友友的。只是没送出去罢了。还有三包人参铁观音,送给了广州的亲戚,只是他们不喝红茶,这两包雀舌茶便一直放在书柜里。
这茶是一位朋友陪我到制茶厂去买的。朋友毕业于华南农学院,此前曾是制茶厂的技术员。他听说我买茶是要送人的,就帮我挑选了几包比较高档的茶叶。在买茶的时候,他还为我介绍了茶叶的制作工艺。
他说,茶叶的制作复杂又艰辛。而茶树鲜叶转化成茶叶的过程犹如“凤凰涅槃”般的蜕变。
茶叶的制作分为粗制和精制。
初制的第一步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分出等级,这是把好茶叶质量关的早期环节。
接着要让鲜叶散发出一部分水分及青草味,以增强酶活性及提高茶叶的香气,在制茶工艺中称为“萎凋”。
萎凋时,将鲜叶摊放在一条长形的茶槽上,茶槽底部的前端装有轴流鼓风机,鲜叶摊放要求均匀适度,不可太厚,也不可太薄。鲜叶经过鼓风机的吹拂,水分逐渐散发,叶片变得柔软有韧性,开始有了茶叶的香味,这时就要将这样的鲜叶送去揉捻。鲜叶在揉捻机内经过搓、揉、切、压,叶细胞膜破损,酶氧化增强,叶内各种生化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,在形状上被揉成条或颗粒,形成了茶叶的外形美。
制作红茶,揉捻后的叶子还需发酵,以促进内质进一步提高,使绿叶变红,已达到红茶内外质的要求。
为了使茶叶停止发酵,蒸发水分,发挥香气,发酵后的茶叶必须及时进行烘干处理。茶叶的烘干是在1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的。
鲜叶经过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烘干后加工出的茶叶称为“毛茶”。“毛茶”需要精制,才能转为商品茶。
毛茶精制的过程复杂又辛苦。
首先要经过筛茶机、风选机和飘筛机的不断筛选,除去了茶叶内的砂石、石灰等杂物。除掉了劣异,匀整了外形,划分了品级,达到了成品茶的要求,但为了调节品质,保证茶叶的风格特点,提高茶叶的饮用价值,精制后的茶叶还要进行拼堆。
茶叶的拼堆是非常讲究的,不是无原则的将所有茶叶混合在一起,而是要根据技术人员对茶叶的外形(外形接近)、内质(香型基本一致、水色滋味可以互相调剂)和亲和性而作出的拼配方案来进行拼堆。
朋友最后说,我们这里是机械制茶,倘若是民间手工制茶,制茶人的艰辛就更难以想象了。
听完朋友对茶叶制作的介绍,我想,自古至今,多少文人雅士以品茶、赞茶为嗜好,现代人更是将饮茶作为保健养生之道。可茶叶制作的艰辛及茶叶本身“凤凰涅槃”般的蜕变又有几人知道?这真是“谁知杯中茶,滴滴皆辛苦”啊。
又到新茶上市时,朋友,当你饮着清新爽口,芳香怡人的新茶时,不要忘了制茶人的艰辛付出哦。
[attach]2970[/attach]
欢迎光临 心云驛站 (http://www.station-of-heart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2.5